返回

妩媚的人生

首页

第525章:林黛玉究竟有何魅力

伤,独自落泪。所以,她常常会因为说话真爽,得罪了人。这样,她就得到了“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第四回)的评价。

她有时竟会当着老祖宗的面,公开表示对宝玉的求全责备,和对其他女孩子的嫉妒。她看见宝玉从宝钗处来,立即冷笑着说:“我说呢!亏了绊住,不然,早就飞了来了。”(第二十回)甚至会站起来赌气回房去了。

封建礼教经过宋代理学的发展,延至明清,对妇女的一系列要求是十分苛刻的,林黛玉这种非礼的言行,自然很不符合闺训!

但是黛玉的心地是光明的,她并不和人结仇结怨,即使是对她的爱情威胁最大的宝钗,也会献上一颗赤诚的心。

当宝钗劝她不要看杂书时,黛玉就有了亲人抚爱般的温馨感,好象在风雨飘摇之中,感受到一束暖暖的朝阳。

不仅如此,宝姐姐还仔仔细细地分析了黛玉的病情,认认真真地提供了进补的方法,纯情的黛玉不由得感叹起来,她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有心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其实,这只是一枝烛光般的温暖,竟化开黛玉心头的薄冰,她引咎自责,虔诚忏悔,象跪在神明面前一样,想得到的是如释重负后的慰安。

黛玉这种“清水出英蓉,天然去雕饰”的纯真之情,正是她从小没受多少封建礼教玷污的表现。

甚至,连她的丫环紫鹃,也可以批评他,那里还有什么小性儿!?

一个少女的心竟能平伸出海天一样宽阔的境界,实在叫人钦佩。

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的第四个魅力,诗人的气质和才情。

林黛玉深受古典文学熏陶。在现实世界是找不到安慰和寄托,便将自己的整个身心沉静到了精神世界之中,在那里,她才能找到光明和满足。

林黛玉是整个大观园中唯一的,需要在诗书中寻找人生乐趣的女子。她的阅读面非常广,香菱学诗时,在那么多的诗集中可以看到她理解和赏鉴的红圈儿。生活在诗的境界之中,林黛玉完全忘记一切宠辱烦扰,显得神思飘逸,倜傥风流。

她那别具情怀,新颖独到的诗作,尽管由于评诗者的正统观点,常常屈居第二,但是她却总是表现的宽厚从容,豁达开朗。她能得到艺术创作的沉醉和精神饥渴的满足,这已经就够了!那里还会跟别人计较。

她和湘云月下联诗时,简直神采飞扬。她真心真意赞美湘云,甚至“又叫好,又跺足”。我们很少看见过病态恹恹的黛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