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从1993开始

首页

第1181章 人的名,树的影

黄彰的经历,基本上属于国内最近十几年的缩影,也就是一个人有天赋,又愿意下功夫钻研技术,还能放下身段的话,那是极有机会出人头地的。

这是属于一个时代的特色,总有人喜欢自称英雄创造时代,但实际上,更多还是时势造英雄。

而黄彰酷爱电子产品,从小就展现出天赋,喜欢拆解家电,而在传统文化中,这属于是不务正业甚至是败家子。

高中毕业后,黄彰就被家里“扫地出门”出门,或者更应该说,是想让他吃点生活的苦,从而“改邪归正”。

这就像许多孩子不喜欢学习,家长就让他休学,送到夺命流水线甚至是工地、饭店等受受苦,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或者坐教室里读书,总比扛沙包轻松吧。

所以黄彰高中毕业后,就没有再读书,跑到了香山谋生找机会,这可能也跟巨人史老板有关,那时候正是史老板这个大陆比尔·盖茨如日中天之时,无数国内年轻人都争先恐后前去投奔。

没有学历,初到香山的黄彰第一份工作,是码头扛大包,这点可以看出黄彰真的是狠人,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

而在码头当搬运工时,黄彰也没有放下对技术的钻研,先进入了一家音响器材门店。

又凭借对于技术的痴迷,还有“工匠技术”吸引了主营音响跟vcd的新加坡华人音响品牌爱琴在当地办事处的关注,被招募进入了爱琴。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学历还没有成为不可逾越的门槛,只要有技术,能抓住机会,就能咸鱼翻身。

但也就是这几年了,等过上几年,大学生如过江之鲫时一样,大学那本证书,不再于是技术跟实力的证明,而是入场券,没那本证书,哪家公司都进不去。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时代特色,不能拿前朝的剑,斩本朝的人。

这次黄彰从新加坡总部,返回香山,实际上是要在香山建立爱琴分公司,这是新加坡爱琴公司,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开始大陆本土化。

随着国内代工产业的兴起,重轻工业全产业链的优势,开始逐渐展现出来,哪家公司不在国内设立生产基地,那成本比起同行可就要高一大截。

黄彰原本就对香山熟悉,被派过来,在香山建立爱琴公司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运营中心。

一旦这件事做成,那黄彰很可能有机会,未来接管爱琴公司的总经理职位!

但刚回到香山,黄彰就听到国际音乐基金会的成立,并且愿意授权mp3专利的新闻,便立刻赶到了燕京。

黄彰对于电子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