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案情梳理
现在整个案件有点扑朔迷离的感觉。
先是铅中毒案。
在排除利润动机和水质污染之后,林二推测投毒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是投毒性质的,那么调查方向就需要重新调整。
投毒的动机是为了报复幼儿园的经营者还是针对某些老师又或者是个别的孩子?
这些都需要搞清楚。
不过,从案件的最终导向来看,林二觉得针对幼儿园的经营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一个案件发生之后看对谁的受益是最大,那么谁就有嫌疑。
这个铅中毒案,让幼儿园的园长和经营者还有厨房的采购、面点师以及监督员全都进去了。
或许这就是那个嫌疑人要的效果。
嫌疑人肯定知道警方和官方的做事方法,只需要搞出大事情,那么第一责任人就肯定跑不了。
所以,林二首先就是在这八个嫌疑人当中的幼儿园的老板夏卓青的名字上画了一个记号。
根据宁南警方之前的调查资料,这个夏卓青是宁南有名的教育女强人。
她开办的教育公司旗下就有四家幼儿园和六个校外补习班,基本上涵盖从学龄前到小学毕业阶段的所有的内容。
教育内卷的情况下,各种补习班层出不穷,而夏卓青也因为在十几年前就踩对了风口,所以赚得盆满钵满,因此也开始进一步地拓展她的教育商业版图,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然而一场铅中毒案,却将她的教育商业帝国彻底地断送了。
至于背后的受益人,目前还没有显现出来,不过答案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了。
而林二现在关注的是,地上留下的三组脚印。
按照他之前的推测,如果嫌疑人要投毒那么就一定要想办法弄到含铅的化工原料。
之前纺织厂的周围有一家铅锌工厂,而他们的原材料就是这个成阳化工厂提供的。
林二怀疑厂子倒闭之后,里面的设备管道里还残留有一些。
之所以选择铅,是因为这是隐性毒药。
在摄入量不高的时候,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影响,也不容易被察觉。
而等到表象开始呈现的时候,通常是已经摄入大于50μg/l,甚至达到了100μg/l。
这个指标已经导致幼儿经常出现头晕、乏力、厌食、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了。
再严重一点的,可能会影响幼儿的智力发育。
但是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的,所以这就可以掩盖嫌疑人的作案时间,增加破案的难度。
就像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