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招兵
墙,和匈奴残兵厮杀。
匈奴人残存的最后一口心气,被彻底打没了,狼狈逃走。
裴青禾听后笑了起来:“芸堂姐真是好样的。”
除她之外,真正能守村能打仗独当一面的,就是裴芸了。
看来,匈奴人不会也不敢再来了。
好消息传开后,昌平县城人人喜气洋洋。百姓们终于开门,走上街道。眼下都是乌青的王县令,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吩咐李师爷拿一壶酒来。
李师爷陪笑道:“城中伤兵太多,六姑娘令人将酒全部搬去,给伤兵们洗伤口了。要不然,小的去一趟城门处,和六姑娘说一说,搬一两坛子美酒回来。”
王县令:“……”
王县令有气无力地挥挥手:“不用了。本县令从现在开始,彻底戒酒。”
“县令大人,六姑娘来县衙了。”一个衙役匆匆来禀报。
王县令迅疾起身,一扫之前的颓唐,精神奕奕地出去相迎。
李师爷低头偷笑,脚下如风,紧紧跟了上去。
裴青禾无暇绕弯子浪费时间,张口就道:“我要去一趟安乐县。”
王县令一惊,脱口而出道:“安乐县被匈奴屠了几日,又掳走大批百姓,现在怕是成了空城。六姑娘还去做什么?”
说句不中听的,连朝廷都不管了,裴青禾何必要去?
裴青禾看一眼王县令:“安乐县的情形,都是道听途说。到底什么样,总得亲自去瞧瞧。等我瞧过了,再决定要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
连流民都不嫌弃,安乐县里还活着的人,自然统统招纳过来,充实裴家村。裴六姑娘的野心着实不小,一个昌平县城犹不足。
王县令心里腹诽,面上一派钦佩:“六姑娘心善,要给安乐县幸存的百姓们活路,下官竟未想到这些,实在惭愧。”
裴青禾扯了扯嘴角:“我只带一百人去安乐县。若遇到危急之事,让人去裴家村送信,裴芸会立刻令人来援。”
王县令拱手领命。
……
裴青禾留下沉稳细致的冒红菱留守昌平县,带着裴燕冯长顾莲等人一同策马去安乐县。
昌平县离安乐县只有一条官道,骑马两日就到。官道两旁,不时露出残尸骸骨,一群群虫蚁忙碌着啃食搬运。不时蹿出一两条肚皮鼓起的野狗。
这样的情景看多了,再软的心肠也会变得麻木。想吐吐不出来,想哭掉不出眼泪。
下马休息时,裴燕闷闷地啃着干饼子,喝一大口凉水。吃着吃着,忽然长叹一声:“好好活着,怎么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