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仲达的志向,孔明的决心
你能不能少说两句?”
“我就说,怎么了?”
司马懿皱皱眉,并没心思和她斗嘴。
他今日与曹丕所言,是在不遗余力为曹丕谋事。
但亦是为了自己。
是久蛰渊地,庸碌一生,还是伴龙蹑云,乘风而起。
他不想冒险,可也不想就这么活着,更不是他平生素志。
今日分析曹丕部下所察消息。
他能感觉出,曹操八成已经死在了西平黄沙中。
但……
并不是十成。
他觉得曹操还有可能活着。
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可他并没有直言。
因为他如果是这样说了,曹丕必不敢行今日所谋之事。
而曹丕不行今日所谋之事,他又如何能有这冲破方寸之机?
……
发羌之地,高岭横亘,寒风如刀。
向来是中原势力难以触及的蛮荒之境。
此地山高路险,部落林立,彼此之间或结为同盟,或互为仇敌,民风彪悍且对外来者充满戒备,若寻常兵马至此,若非陷入无休止的缠斗,便是在酷寒与隔绝中自行溃散。
但曹操不是寻常人,他所带的兵马也不是寻常兵马。
初至发羌地界时,他曾有意将俘获的部落女子分给军卒以泄征战之苦,这在乱世征伐中本是寻常做法。
然而曹操却最终选择禁止任何侵犯之举,反而下令为这些女子妥善安置住处,供给御寒的衣物与食物。
而后,他亲自召见了其中几位懂中原言语的部落妇人,细问其部落的方位与习俗,随后挑选出愿意回归的女子,派亲兵护送她们返回各自的族落,已成盟好。
曹操既有杀羌人匪盗之举,又有奉还女子之情。
自得本地羌部首领好感。
遂与之结盟。
盟约既成,曹操得知盟友遭宿敌侵扰、势力衰微。
当即遣精锐与盟友勇士共讨仇敌。曹军甲胄兵器与部落弯刀弓箭配合,如洪流直扑敌营,一番激战大破敌军,助盟友收复牛羊草场,瓦解宿敌威胁。
经此一役,曹操声望立起。
观望部落见结盟者得强援,纷纷示好归服;
最初结盟的部落更视其为靠山,倾力相助—指引水源捷径、提供药材、派勇士助巡。
寒风依旧掠过高岭,却难撼曹军根基。
曹操以克制与远见,用善待化敌意、以盟约固关系、彰武力助盟友立威,终在这片“绝境”之地稳稳立足。
下一步,他要积攒足够的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