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首页

第595章:落后后人就要挨打!

正教授纺织新法。

这些罪人在荒芜之地扎根,正因相信铁路会带来新生。

“给他们希望,他们就是开拓者,断他们念想,他们才是暴民。”

铁路不仅是运输,更是阶层的熔炉。

贪官成为工程师,海盗变成筑路工,妓女走进纺织厂,铁轨碾过旧时代的身份,只留下对速度的忠诚。

不过建设也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最紧迫的,是时间。

欧罗巴对于各地的探索已逾百年,沙俄的哥萨克正蚕食中亚。

若红袍军按部就班地修驿道、开运河,等舰队绕好望角时,泰西人早用铁路网捆住了世界。

“我们输不起十年。”

他猛地合上泰西路考,指尖缓缓点在地面上。

“必须五年内让火车到哈密,让欧陆听见汽笛!”

他亲自看到过那个辉煌的时代,见到过一列班车从这片土壤奔赴欧陆,所以他才更明白铁路的建设意味着什么。

经济,军事的命脉,促成的是绝对的掌控力。

不只是掌控自己,还要掌控这片大陆。

烛泪堆成赤红的小山时,魏昶君终于搁笔。

案上的《西域铁路急造方略》写着几个要点。

第一,天工院全员赴陇西,沿途设分厂炼钢。

第二,流放犯按劳力分级,百丈轨换一日减刑。

第三,每百里设兵站,铁轨与枪炮同进。

他推开窗户,晨光正刺破黑暗。

远处传来风声,隐约间,魏昶君似乎听到了太原钢厂的夜班工匠在锻造标准轨的声响。

“听见了吗?”

魏昶君对那半本大明事感录轻语,似乎这样声音也能传递到另一个时代。

“这是新时代的心跳。”

铁路的建设完全出于三重维度的考量。

军事上,一旦拥有铁路,完全可以快速镇压边疆叛乱,这也是面对欧陆,魏昶君的最初决策,陆权压制海权,威慑欧亚。

同时还有经济上的考量,开发西北资源,掌控丝绸之路定价权。

可以想到,未来红袍军的科技不断发展,加上大量的劳动力,商品吞吐量必定大得惊人,这个时候,一条铁路的价值可以说完全是能够决定经济发展的筹码。

他自然也知道自己不会短时间内一扫世界,这段时间获得的利益,就是发展的底蕴。

除此之外,社会问题是红袍军面临的长期问题,缙绅和世家的流放还在持续不断的进行,而铁路最重要的一点,自然是消化流放人口,重构阶层流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