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首页

第578章:圣贤书

“荒唐!荒唐!”

老塾师孙夫子把戒尺摔得啪啪响。

“不考圣贤微言大义,反倒考什么调解田讼?这是选官还是选里正?”

他知晓红袍军对百姓极好,可也不能这般乱来,科举选士,对这个百姓的国难道就没一点用处?

不讲品行,只讲能力有什么用?

学童们吓得缩脖子。

角落里,昔日佃户出身的陈三娃却眼睛发亮,昨天他刚用话本子里智取生辰纲的法子,帮村里算出粮贩子克扣的斤两。

“夫子。”

他鼓起勇气举手。

“要是......要是能考上,真能给官做?”

满堂哄笑。

孙夫子气得胡子直抖,他这辈子都没当上个九品官。

“混小子,出去站着!”

院墙外,里正正扯着嗓子喊。

“民部有令!十五岁以下孩童可考蒙童试,题目是算粮价、写诉状。”

陈三娃撒腿就往门外跑。

“先生,我这就去站着......”

戒尺砸在门框上,溅起一蓬灰尘。

登州府,新码头,海风腥咸。

老渔民郑阿公眯眼看着告示。

“这画的是啥?”

工人夜校识字的小孙女踮脚念。

“渔业科考题,飓风天如何保船队、鱼获怎么定等定价。”

“这不就是老子天天叨叨的事吗?”

郑阿公突然转身冲沙滩吼。

“栓子!把你那套观云识风的法子写下来!县里要考这个当官!”

正在补网的栓子傻了。

“爷爷,咱知道法子,可、可我不识字啊......”

“请那些读书人代笔,之后再慢慢学识字啊!”

郑阿公恨铁不成钢,踹了一脚这个榆木脑袋。

“总比那些旱鸭子官强!”

浪花拍岸。

渔民们围着告示叽叽喳喳,有人突然嘀咕。

“要真让咱渔家子当官......海税会不会减?”

陕西。

窗外,几个汉子正围着告示吵嚷。

“考治沙?额能写三万字!”

“放屁!写你娘的三万字,你三个字都认不全!”

“额长了嘴,你不是认字吗,考上了这个官额们对半分!”

驼铃叮当。

黄土高原的风卷着沙粒,把不拘一格取人才的布告吹得猎猎作响。

1637年。

红袍缔造百姓天下的第一年,许多人称之为红袍元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