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任由尔等混乱,红袍广积粮
姿。”
“这位是乐安名士徐太拙,这位掖县名士赵士喆、莱芜雅士李櫹生、莱阳名士宋琬......”
一一介绍后,杨宗信方才再度看向魏昶君。
“昔日吾抵莒州,见魏大人风姿,迄今难忘。”
“今魏大人平贼功甚,竟已传至京师,连内阁成阁老也多有夸赞,欲与魏大人书信一叙,实是年少有为。”
提及内阁成基命,东林党如今魁首,拉拢之意溢于言表。
魏昶君闻言傲然,眸中不屑。
“叙事自可于朝堂之上,吾等皆为陛下臣子。”
杨宗信怔住,旋即攥拳,面上却只能笑着点头。
“魏大人说的是。”
再次拒绝,此人怎敢!
然而魏昶君却未停下,反而起身,转向东林党众官吏,冷眼怒喝。
“奉劝诸君,为官自当心怀天下百姓,莫学阉党权臣,结党营私,蝇营狗苟!”
话音落下,众官吏面色巨变。
乐安名士徐太拙几人亦眼前一亮,激动注视。
“当庭怒斥,何等风姿!”
“为官心怀天下百姓,善!”
这一刻,魏昶君于青州府之名,再度不胫而走!
公泉书院,如今这座青州府四书院之一的上品学府,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来往学子对视,无不提及日前仙品阁内惊世怒斥。
“此人当真怒斥朝堂结党营私,阉党宦官把持朝政?”
书院学子许昌君眼底惊艳。
“为生民立命,魏大人吾辈楷模也!”
严家酒肆,如今一方小桌上,徐太拙等几名名士举杯大笑。
“今日得见魏大人卓秀风姿,当浮一白!”
“为官为民,方才是文人风骨!”
消息不仅在青州府传遍,一时间,东昌府,济南府,以至江南等地,魏昶君之名,竟再度铺开。
两拒东林,怒斥奸宦,风骨遍传士林!
京师朝堂,皇极殿内,崇祯亦听着汇报,笑容满意。
东林党,浙党等多党在魏忠贤死后,早有尾大不掉之势。
如今魏昶君两次拒绝,怒斥结党营私,固有私心,然愈让他放心。
尤以叙事自可于朝堂之上,吾等皆为陛下臣子让他格外心情舒畅。
“臣今上书,劾魏昶君六罪,望陛下明察!”
“臣弹劾青州同知魏昶君,颠倒纲常,以百姓凌驾朝廷之上,无君无父......”
崇祯一眼扫去,尽是东林党人斥责,昆党,宣党,浙党官吏皆冷眼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