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借车去勐卯公社
家脱贫致富了,但也是那小孩子那一辈的事了。
事没做绝,林昊也不再理会。
不得不说,这山路走起来确实不快,可是空气和环境也确实好。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讲的就是这样的生活环境吧。
不过林昊此时也无暇顾及这些美好的景色。
因为这路实在是太难走了,而且前路正有几个穿着破衣烂衫的人正背着东西往这边走来。
听到林昊的车动静,这些人也是纷纷的让开了道路。
林昊在刚发现这几人时,就用神识扫描过了,过现这五个人当中。
有三个年长点的,大概有四十多岁,两个年轻点的,大概二十多岁的样子。
可是现在的人长相都比较老,也不确定他们的真实年纪。
而且他们背上的东西都是上好的大米,在他们的筐底下,竟然放有两把手枪。
也是如此,林昊对他们才会如此的关注。
看他们的行进方向,好像也是勐卯公社的方向。
听魏大虎讲过,这地方人风彪悍,林昊没下车跟他们打招呼的想法。
本来徐叔他们驻扎的地点就是靠近边境线,也就是对面那里就是老缅了。
看这伙人的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对面的人。
林昊车子也是慢慢的往他们身边开过,本来那两年轻的还想抬头看看林昊这车。
可是被三名年长的骂了两声后,也是低下了头,不敢看林昊。
嗯,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明显不是国语,好像是老缅那边的语言,看来确实是对面的人了。
也不知道这样的情况徐叔他们知不知道。
不过看着他们五人就两把小手枪,而且那些枪明显有年头了,对军营也造不成什么伤害。
算了,先去公社那边问问,看看这些老缅人过来这边,他们清不清楚。
开车的速度很快,没一会就远远看到一些建筑物了。
林昊远远看去,那些房子主要是用竹子和茅草片建盖的竹楼,这个属于傣族典型的民居样式?。
这些民居传统形式为干阑式建筑,俗称竹楼。
干阑建筑主要特点是用竹或木为柱梁搭成楼房,上层住人,下层关养牲畜,堆放杂物。
干阑式建筑出现较早,而且应用较广泛,当时的干阑多以竹材为骨干,以茅草覆盖。
另据傣族民间传说,对其房屋修建和形式的描述也颇具风趣。
有一则传说是这样说的:最早统治者帕雅寻巴底建宫殿时,万物都来帮忙,龙、野狗、等教他做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