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君威(2)
利刃,一把对内,一把对外,各自职责不同,心态上要放平。”
“今下这局如此涌动,有耐心的人会保持蛰伏状态,没有耐心的会上下蹦跶,有些人要留,有些人要除,如何做,不用朕再教你了吧?”
“臣知道如何平衡。”
臧浩立时抱拳道:“请陛下放心,臣定会办好此事的!”
“嗯,对你,对锦衣,朕是放心的。”
楚凌轻拍其肩膀,正色道:“羽林已有人凭功得到敕赏,朕希望有朝一日,锦衣也有人能凭功得到敕赏。”
“臣明白!”
臧浩立时道,可心底却燃起了斗志。
北伐一役带来的影响极大,这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对于楚凌而言,牵扯到敕赏他是从不吝啬的,有功之人得到敕赏,这是人该得的,想叫马儿跑,就要勤喂草,不能一味地只画大饼,这样底下的人心会寒掉。
人活于世,不能只靠信念支撑,更要有对应的追求,即便再好的两个人,一旦彼此间出现了差距,且是越拉越大的话,那这关系就不如从前了。
“将近期呈递的规谏奏疏进行分类。”
臧浩离开没多久,楚凌就对御前服侍的李忠说道:“存疑的那些人,叫梅花内卫细细的查,一个个在各自的位置上,不老实当差做事,却总是想着用这些旁门左道!”
“朕要知道他们这样做的诉求是什么。”
“牵扯到那几个方面的,该移交案牍就移交,叫对应有司深查下去!”
“奴婢遵旨!”
李忠立时作揖道。
对外的仗打完了,楚凌最记挂的事告一段落,正统六年的大虞,从上到下,都会经历一次大变。
在此等大势下,楚凌反倒是不那么急了。
牵扯到商税谋改、边榷改制、铨选改制、高薪养廉等一系列部署,这是需要一个时间周期来平推的,在上述诸策众规没有推到一定范围内,楚凌不打算推行新的制度改革了,贪多嚼不烂。
涉政层面是这样,涉军层面也定了。
一个是大虞在北边防边军调整,一个是大虞中枢的调改,这牵扯到的地方,牵扯到的规模众多,这更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
既然涉及到上述种种的人选,楚凌都已选定了,那么对楚凌而言,他需要做的就是在幕后去看,去撑,这种局面,楚凌是不能亲自下场的。
“还有一件事。”
在沉默了刹那,楚凌伸手道:“那些宗王要派得力之人暗中监察,特别是已就藩的那批,朕总觉得在他们之中,有人在暗中依附着他们,这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