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空中指挥中心:空警-1981预警机!
。
导致空警-2000这款预警机龙国一共仅生产了四架。
不过现在,彭林却以运-20战略运输机为平台,然后使用空警-2000的相关技术,研发了现如今独属于龙国的空警-1981空中预警机。
在歼-16战机不能出售的情况下,甚至彭林还打算以运-20为平台研发出外贸版的电子战机。
毕竟现如今毛熊帝国的电子战机,可就是以伊尔-76运输机为平台改装的。
虽然以运输机为平台改装电子战机拥有飞行性能受限、雷达反射截面积大、自卫能力薄弱、对机场依赖强等一系列缺点,但是对于一些小国而言却也足够了。
毕竟作为战略运输机平台改装的电子战机,其也有着载荷大、续航久、设备安装空间充足等种种优点。
甚至可以执行远程电子侦察、广域干扰或通信中继等多种任务,一机多用!
而就在彭林和空军刘宇飞总司令交谈的时候,空警-1981预警机也已经出现在跑道上。
其基于运-20平台改造的机体较原型加长6米,机背直径11米的固态相控阵雷达罩呈三片式“蘑菇盘”结构,在晨光中泛着复合材料特有的哑光质感。
四台涡扇-20发动机的轰鸣撕裂空气,涵道比8.5:1的设计使噪声非常低,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更纯净的电磁环境。
“塔台,空警1981请求滑出。”
预警机试飞员李国栋推动节流阀至70%推力,机腹多普勒雷达校准吊舱的冷却鳍片泛起蓝光。
随着飞控系统解除刹车,这个最大起飞重量245吨的庞然大物开始滑跑,主起落架24个轮胎承压指示灯全绿。
当空速表突破240公里/小时,李国栋以12°仰角拉杆,机背雷达罩产生的涡流被飞控系统主动抑制,升空过程较传统预警机平台平稳30%。
爬升至5000米测试高度后,预警机机舱内的雷达操作员王雪岩启动“龙眼”预警系统。
随即,机顶上直径9米的雷达阵面以每分钟6转的速率扫描四周,1280个x波段组件同时工作,峰值功率达18千瓦。
机舱内的电子战术屏幕上骤然炸开密集光点,一架架“敌机”被锁定。
“方位035,距离470公里,识别为8架模拟敌机的歼-7靶机群!”
王雪岩的耳机里传来脉冲多普勒雷达特有的“滴答”声,敌我识别器自动过滤地面杂波,将数据链通过机腹保形天线阵以256位加密格式传输至地面指挥中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