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拉拢李盛
纸条点燃,丢进了旁边的火盆里,眉头深深地皱起。
原本燕王朱棣的野心便不只是蛰伏在南方一带做一个闲散的王爷,他的真正意图实际上还是登上大明的皇位,将朱允文彻底从皇帝的宝座上干下去。这件事情一直是朱允文心头一道过不去的坎儿,恨不得亲自领兵进攻燕王,直打得燕王满地找牙,哭着求饶才好。
可朱棣是谁,他可是响彻后世鼎鼎有名的大明皇帝,朱允文就算是有这个胆子,也得有这么多兵力才行。二者之间的兵力悬殊之大,使得朱允文根本不敢贸然行动。
而如今戚继光从纸条上得到的却是另外一个,他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消息。素来南方诸地的瓷器非常有名,明之前的朝代经常拿着上好的瓷器与外国做文化交流,而国家对瓷器的把控一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官营,有专门的地方为皇家烧制瓷器,这一类瓷器一般不会流通到市场上,只贡皇家使用以及军用;还有一种是民营,这一类瓷器一般是在个人满足了对瓷器的需求之后流入市场的瓷器。
官营瓷器的要求十分高,加上官家有更完备的施设有更出色的人才,故而官营瓷器的品质很多时候要高于民营瓷器。但是这根本不妨碍瓷器在市场上的迅速流通,比如靠着瓷器发家致富的李盛,在李盛刚入瓷器行之初,不过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辈。
无人能够想到,到了十几年后的今日,李盛会变成一个连皇帝都忌惮三分瓷器大户。而震惊到戚继光的事情,便与这个瓷器大户李盛有关。
据纸条上写,瓷器大户李盛早已经与燕王朱棣在暗中勾结。李盛向来出手大方,每每国家需要筹措资金的时候,李盛做为一个商贾,向来都是带头响应。可如今若是朱棣与李盛二人聚到了一起,朱允文若是想要消灭掉朱棣就会更加困难了。
李盛此人,只能拉拢,绝对不能强攻!
戚继光联想到如今朝中闹得沸沸扬扬的清风寺一案,知晓此事必须快速做出决定。戚继光打定主意,忙修书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皇城。
彼时,朱允文还在书中中批阅大臣们呈上来的毫无新意的奏折,这些人个个都是科举考试时的状元探花,或者是某些大儒的学子,可写起奏折来竟是如此地直白无味,令朱允文心生厌烦。
朱允文又随意翻阅了基本奏折,见一连好几个都是关于清风寺的奏折,顿时彻底没了继续看下去的心情。清风寺一案,明显就是耿炳文交给自己的答案,利用命案彻底扳倒魏国公。
朱允文心里明白,可事情也不能做得太过直白。削藩是一回事,做人情却又是另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