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商农并行
皆惧,俯首以息帝怒。
唯有黄子澄冒险进谏,誓要让帝王收回成命。黄子澄在朝中为官多年,与齐泰等人都是朝中元老级别的人物,平日里上朝时,哪怕只说一句话,都会有一半以上的人应和。
“陛下,您是在怀疑老臣的忠心吗?”年过半百的黄子澄跪在地上,一张脸上写满了沧桑,他突然高举双手,满脸决绝,取下了自己头上的官帽说到,“陛下,您瞧,我黄子澄如今已是半截身子埋进土里的人,当年老臣伴读东宫,是看着陛下长大的人,岂有害大明之心。若是陛下不愿相信老臣,老臣愿以死表清白,只是老臣死前,必要看到陛下收回成命。”
黄子澄满脸慷慨悲壮,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若论起黄子澄对帝王的忠心,自然是无人能及,当初燕王朱棣攻破金陵,登基为王,黄子澄密谋反抗,被人告发,抗词不屈,最终落得个株连九族的下场。
朱允文凝视着黄子澄的双眼,这位翰林大学士的脾气,他最清楚不过。轻率寡谋,却忠心课件,若是原来的小皇帝或许当真会因为黄子澄这一番话动了心便收回成命。
可朱允文毕竟不是那个懦弱无能的小皇帝,商业的地位不提升,大明的经济便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思及如此,朱允文不再犹豫。
“取消‘重本抑末’一令势在必行,乃是大势所趋,朕心意已决,黄先生多说无益。”朱允文转身,冷漠地说出这一串话。
“陛下,陛下!”黄子澄跌坐在地上,手中的官帽从他手中滑落,这个年过半百,一生为国操劳的老臣仿佛一瞬间又老了十岁,他紧紧盯着帝王的背影,渴望事情再次出现转机,然而帝王只是冷漠地向前,连回头都不曾。
突然帝王站定,黄子澄眼中燃起一丝希冀。
“退朝吧。”朱允文淡淡地吐出三字,再次迈开步子,大跨步离开了。
黄子澄眼中最后一抹光芒缓慢熄灭,就像是一支快要燃尽的蜡烛,尽管还有光芒,却是再也经受不住任何轻微的风吹草动。
直到帝王的背影彻底消失在众人的眼前,黄子澄才从方才的事情中回味过来。只是眼中再没了先前的神采,如今的帝王有自己的想法,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事事都要过来请教他,恭恭敬敬地称呼他一声“黄先生”的小皇孙了。
有大臣见黄子澄久坐不起,好心伸手去扶,却被黄子澄拂去。他叹了一口气,这才缓慢地拾起仰躺在地上的官帽,小心翼翼地拂去上面几乎没有的灰尘,最后端端正正地重新戴在自己的头上。
黄子澄虽老,却还没有老到坐到地上便起不来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