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万盛世

首页

第1399章 1489抬高三娘子

所写,看字迹娟秀,显然真不负传言,此女对汉家文化造诣颇深。

其实蒙古不少王公贵族都会汉话,写汉字,不过都是歪歪扭扭,所以帐中多半会雇佣汉人书吏代笔。

而三娘子可以亲自书写奏疏,显然文才还是有的,或许参加北方科举还有机会拿下秀才功名。

值得一说的是,北地民风彪悍,文风却是不盛,江南的童生如果迁籍到北地,往往很容易能拿到秀才功名,甚至是考取举人。

所以,其实从明朝起,高考移民就已经盛行,后世不过是发扬光大而已。

魏广德抽出一边便签,提笔就开始书写自己的看法。

既然此次上贡以三娘子为主,魏广德打算顺势再把三娘子捧一捧,确定她王妃的权利。

于是,魏广德除了请求皇帝派官员吊唁、赐祭品外,还请求批准以后蒙古人凡赴内地均须携带三娘子签发的文书,方准通行,否则不认。

这样,三娘子等于扼住蒙古各部族和大明互市的权利。

凡是让三娘子不满的蒙古部族,很可能就拿不到三娘子签发的文书,自然就不可能参加互市。

这个权利,对于蒙古各部族来说,影响可谓巨大,相当于大明只承认三娘子代表蒙古,而不是顺义王。

有了这个权利牵制,想来归附于三娘子的蒙古部族会不断增加,就算黄台吉继承汗位后想做点什么,都得顾忌三娘子。

这也是魏广德灵机一动,他之前一直盘算此事,最担心的就是黄台吉卸磨杀驴。

在迎娶三娘子,稳固汗位后,依旧选择挑衅大明,因为朝廷缺乏对黄台吉的掣肘。

贸然关闭马市,也是不妥当的,这等于朝廷向蒙古宣战。

黄台吉迎娶三娘子,两人看似一体,实则未必。

不要觉得黄台吉登上汗位后就可以只会命令他那些兄弟,还有草原上各部族。

地位没有稳固,对他这个大汗,多半是阳奉阴违。

要知道就算是俺答汗,其实北地蒙古多半也是如此,就更别说威望远不及父亲的黄台吉了。

写好票拟,夹进奏疏里,魏广德这才拿着往首辅值房去。

出门还吩咐芦布,马上请张、申二位阁老去首辅值房。

芦布知道肯定有重要的事儿,应该就是宣府奏疏,不敢怠慢,马上就去通报。

在魏广德把奏疏递给张居正,特别是看到他书写的票拟后,两人还在嘀嘀咕咕,张四维、申时行就已经快步赶过来了。

四个人关在首辅值房里又研究了半天,最后得出的结论还是魏广德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