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4章 1484犹豫
己那份条陈的内容和他们通了个气。
此事最关注的自然是张科,毕竟是把兵部的军械外销,当然不是小事儿。
“善贷,真的要向朝鲜等国出售火器吗?”
虽然魏广德说得清楚,就是一部分老式火器,可能会有少量鸟铳,特别是被官军嫌弃,嫌破甲威力不够的那批小号鸟铳,可能还会有少量单层炮船及配套火炮。
这得看对方的需要,大明不会强卖,但肯定会权衡出售火器的质量。
‘听闻夷人其实也会想他们出手火器,自是数量少价格高。
如此丰厚的利益,朝廷不可能视而不见,夷人能赚,我大明为何不能赚。
何况这其中利益,多半要补给给工部,研发更先进火器,诸如野战火炮和更先进鸟铳,比如那掣电铳等。
朝廷虽然现在财政困窘有所缓解,可张江陵也不愿意投入太多银子在火器上,毕竟放眼四顾,周围可没有值得大明重视的对手。
即便是那蒙古,也就那样,俺答汗半死不死的,蒙古内部近期也在为此暗中较量。’
魏广德解释起来。
今日他在内阁除了处理奏疏,也翻看了之前锦衣卫送来的简报,他最关心的还是蒙古的情报。
俺答汗还吊着一条命,但是消息传来,应该熬不过半年。
就目前来说,俺答汗依旧没有明确指定黄台吉接掌汗位。
按照蒙古的传统,如果俺答汗不指定,那就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选举。
1206年12月15日,全蒙古各部落长、族长、诸王、群臣,在斡难河畔举行了隆重的忽里勒台,后世翻译为“大呼拉尔”,即民主推选大会。
那次大会上,众部族组长一致推举44岁的铁木真为全蒙古可汗,尊号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即位后,开创了民主推选可汗之先河,凡是重大问题决策,都是召开大忽里勒台决定,以此达到蒙古各部内部团结的目的。
忽里勒台原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参加的一种议会制度,也就是部落议事会,是蒙古族在社会进化过程中军事民主制的一种残余。
这种会议形式到成吉思汗时期成为宗王大会,重要大臣同时与会。
成吉思汗在遗训中规定选举大汗必须通过忽里勒台,使汗位顺利交接。
成吉思汗逝世后,诸王百官大聚会,依据成吉思汗的遗命,立窝阔台做皇帝,也是由大忽里勒台通过后登基的。
之后的贵由、蒙哥也都是由大忽里勒台通过后,才继承皇位的。
而这样的制度,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