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万盛世

首页

第1393章 1483配方易得材料难觅

鼻下闻了闻,没有异味。

“这东西真能控制别国?”

朱翊钧脸上一脸疑惑之色,民间对火药配方其实早有流传,只是小皇帝不知,知道配方是一回事儿,能不能收集到材料就是另一回事儿。

木炭好弄,可硫磺和硝石却是不易收集。

大明国内的硫磺,大多来自山西等地,但数量不多,自开海后倒是大量从琉球运回不少。

其中一部分自然被朝廷采购,交付王恭厂配制火药。

要说东亚地区,硫磺其实分布极广,不过多在沿海岛屿上,倭国、琉球,甚至东南亚都有大量硫磺可供开采。

但是硝石却是这个时代极难收集的材料,不少穿越文都选择从厕所泥土里提炼硝石,但实际上那点数量哪够一个帝国使用。

朝鲜人一直眼馋咱们大明朝的火药制作技术,当然大明也敞亮,干脆告诉他们“一硝二磺三木炭”就是火药配方,可那又如何?

明人胸怀坦荡,告之其配方,然而至关重要的硝石来源,却始终未曾透露分毫。

朝鲜人自然不甘心,四处探访,搜集了大量杂乱无章的秘方,经过反复筛选,他们最终确信了一种可靠的方法——硝石需从海水中提炼而出。

然而,朝鲜人耗时数百载,苦心钻研熬制硝石之法,终究徒劳无功,总结起来不过是“徒劳”。

他们烹煮了一锅又一锅的盐,却始终未能提炼出合格的硝石。

魏广德敢把火器往外卖,甚至卖给周边藩国,最大的依仗其实就是他们很难采集到大批量的硝石。

硝石矿的全球分布极不均匀,仅在少数几个国家如智利、印度和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矿藏。

不过幸好,大明国内就有这样的硝石矿洞,位于巴蜀境内的老君山硝洞。

大明火药贵,其实主要就是贵在运输上。

少量硝石不算什么,可大批量原料的运输,在没有飞机火车的年代,也是非常麻烦的。

可即便再贵,老君山硝洞的开采也从未停止,因为其他地方找不到这种矿藏,付出再高代价也只能在这里采集。

位于四川、甘肃交界处的老君山地区,也成为大明防守极为严密的区域,进出车辆均需搜查登记。

这些信息,晚些时候冯保就已经从锦衣卫处获悉,随即送到宫里。

而此时魏广德已经在府上宴请江治等同乡,席间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