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章 1481接班人选
事件中坚决反对而触怒皇帝和张居正,之后致仕还乡。
最起码,在张居正担任首辅期间,王锡爵是不要想重新出头了。
必须承认,嘉靖四十一年那一届考生,特别是一甲三人先后全部入阁,在大明历史上其实也是很罕见的。
状元申时行、榜眼王锡爵,都曾经先后出任大明内阁首辅,而探花郎余有丁则是充任次辅,协助首辅申时行办公。
只是余有丁有一大劣势,那就是他比申时行、王锡爵都大了七八岁,注定在朝堂时间不会长久。
实际上,在王锡爵成为首辅前,余有丁就先一步卒了,否则按照内阁排序,应该是余有丁接替申时行。
下面人如此积极的运作,难免让魏广德在心里也生出一丝紧迫感。
现在他这个官儿已经当的明白了,上位者其实考虑更多的不是做什么事儿,而是如何维持自己的地位。
而要维持自己的地位,就是给下面人争取晋升机会。
下面人站在重要、关键的职位上,那么不管你做什么事儿,说什么话就能得到一呼百应。
指望上面人为底层百姓考虑,那都是扯淡,其实就算有相关政策出台,也是中上层官员为了积累政绩想出来的。
像张居正、魏广德这样一心为天下,为百姓考虑的阁臣,在大明历史上其实并不多见。
不是魏广德往自己脸上贴金,是真的没有。
就算有,也只是顺带。
其实说起来,他们这样的官儿当得还不如不当,累,压力山大。
魏广德手放在书案上轻轻敲击桌面,心里也在盘算申时行之后的安排。
劳堪,肯定是没法入阁的,没在翰林院走一圈,又多是实务,就算把他安排在礼部都非常困难。
张科,直接赌气回家多年,能够执掌兵部就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他的前辈和同年都没什么值得他投资的,这也是魏广德之前不得不起用申时行的缘故。
现在嘛,魏广德倒是又发现了一个值得投资的,不过还需要时间猥琐发育。
这个人是张位,历史上名声不显,隆庆二年进士,最重要是江西南昌新建区人,以翰林院庶吉士成为翰林院编修。
早前因为得罪张居正差点被外放,是魏广德拦在吏部把人继续留在翰林院,现在实任京城国子监祭酒。
已经几年了,魏广德现在有心让他入太常寺或者詹事府。
别看詹事府依旧无所事事,但也是入阁必须走的流程,何况现在宫里可是有两个龙种,不管是谁诞下皇子,都是皇位争夺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