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 1479军火贸易
神圣罗马战争也叫三十年战争,被称为第一次国际化战争,只是因为没有扩展到其他洲,只是在欧洲爆发,否则或许就是成为真正的一战。
虽然战争在二十年后才爆发,但实际上此时欧洲各国之间的积怨却早就开始积累。
其中涉及最主要的就是哈布森堡王朝、罗马教廷和新教,以及各欧洲传统王国。
十七世纪初期,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德意志王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皇权衰微,使得德意志内部的诸侯们有了可乘之机,他们纷纷割据称雄各自为政。
这种局面导致了德意志王国的分裂,各个邦国之间相互独立,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
在这样的背景下,诸侯们为了争夺地盘和资源,不断发生冲突和战争。
真正让大明使团关注到的,其实不是德意志联邦的内乱,在明人眼里,国内发生暴乱其实没什么好关心的,大明的暴乱难道就少吗?
真正让他们精心的其实还是他们对欧洲宗教对各王国的影响力,多少有些让他们觉得触目惊心。
不要说教皇,连那些大主教都可以对世俗政权发表意见,甚至可以进行控制。
因此,由天主教改革发展而来的新教得到许多世俗政权的支持,在这片大陆上蓬勃发展起来。
当他们知道欧罗巴各国正因为“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而逐渐分化成两股势力后,他们就敏锐的觉察到战争的临济。
一山不容二虎,这么小的土地上王国林立就够奇葩了,现在还形成两股势力,争夺霸权只是早晚的事儿。
此外,影响两者角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外部条件,那就是他们这趟出使的任务之一的鲁密国。
似乎整个欧陆王国都惧怕他们西进,所以每每他们意图向西扩张时,欧陆诸国都会联合起来进行对抗。
至此,整个欧洲的情况才稍微比较详细的出现在大明内阁阁臣们的案头。
申时行洋洋洒洒说了半天,把欧洲情况大体说了个清楚。
其实这些除了魏广德只看到概要外,另外两人都已经看过完整奏疏,原本也被要去乾清宫,小皇帝朱翊钧对远隔万里发生的事儿非常好奇,要过去仔细琢磨去了。
当然,这也是张居正希望看到的。
作为皇帝,张居正自然希望他养成多思考的习惯,而不是人云亦云。
前两日宴会后,申时行倒是提过一嘴,不过那时候魏广德并未多思考,所以今日此稍微详细了解了欧洲的实际情况。
不吃惊那是假的,否则他也不会担心大明的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