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留下
岳文没让停车,中巴直接去金鸡湖。
一路上,养老院,学校、图书馆、卫生院、广场…….在眼前迤逦而过。
“费孝通搞乡土中国,江村经济,我看国学的发扬,一个村子也可以做得很好。”
文师一路上精神出奇地好,也不知是不是回到了家乡,“儒佛道,前提是你要做一个好人,嗯,这里还有王凤仪的语录?”
岳文示意中巴车慢慢放缓速度,霍达却转头对岳文小声批评道,“为什么不挂几条文师的语录?”
为什么不呢?
这种小把戏,在一个久历巫山的九十多岁的老人面前,是不是显得太幼稚呢?
“王凤仪是民国奇人,世上的大道都是相通的,佛即是道,道即是儒,有人问我念什么经好,我说啊,你念《大学》就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你把这个当作经咒念,一样可以成就。”
岳文仔细考虑着,文师每句话都让他感觉新奇,其实大道理,都蕴含在这些家常俚语中。
“据说,王凤仪悟道时,在黑夜中行走,天地一片光明,那王阳明龙场悟道时是什么场景?”
文师就象打禅七时话有机锋,可是众人都不知如何回答,这样的国学,离他们太远了。
“文师,前面就是春秋亭了。”车上一阵静默,岳文主张打破沉默,笑着在前面带路。
“噢,好,我们过去坐坐。”看得出,文师兴致也很高,他大步流星走在前面,秋风撩起他的米黄色的风衣,衣袂飘扬。
他走得很快,竟把后面的的领导甩开一大截。
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把这些年富国强的领导甩开一大截,让岳文暗自啧舌。
“咔嚓——”
任功成拿着照像机拍下这历史的一幕。
“好,春秋亭?哪个大家提的匾?”文师拄着拐杖道。
罗宏民赶紧目示岳文,上次他来,却没有注意到这个匾额。
这个字虬劲有力,嗯,是请的谁呢?
“不是什么大家,我提的。”岳文少见的羞赧,“”也不是我提的,是取自《锁麟囊》。
“我就说嘛,秦湾人还是有文化底蕴的,”一众领导都惊讶地看着岳文,这小小年纪,竟还喜欢京戏?!“京戏中的词,论文采,无出其右,这是民国的戏,民国填的词,写戏的人是个大家。”
“感觉象是参透了人生的人,一部锁麟囊,暗含儒佛道,所以戏曲中,当推第一。”岳文笑道。
文师看看他,微微颔首,却不说话,他放目金鸡涛,这一汪碧水绿得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