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唐军诊脉法候人迎脉,对黄启明的反
方言稍微顿了顿,然后第一反应是去诊患者脚上的脉,上次有个没有脉搏的就是这样诊断的。
不过刚才方言已经看到了,她脚上的几个位置其实也有这样的伤。
而且上面已经结痂了,方言想要去摸还比较困难。
方言思考了下,还有什么可以诊脉的位置呢?
《御修医方类聚》收集的一本唐代的军医书,和上次的《永乐大典》里的《开元广济方》残卷,记录了两种办法。
第一种遇到患者在四肢无法诊脉时,便以颈部人迎脉作为替代,这在现代中医里面是辅助诊断的,诊脉办法相对复杂,方言知道怎么诊,但是没有用过。
《灵枢》里面也记录过,这里是用来候人体阳气的脉位之一。
此外,还有个相对隐蔽的位置,在人体的腹股沟,这里是股动脉中医称“气冲脉”但操作需患者配合暴露部位,且私密性较高,实际限制很多,一般不会做优先选择。
但是颈动脉上的脉搏,方言不一定能够保证准确度。
要么,现场就得有这方面的专家才行。
可惜现场就算是有,人家也未必会帮。
所以这事儿还得自己来,只能赶鸭子上架了。
寸关尺位于手腕桡动脉腕横纹上,分寸、关、尺三部,对应脏腑左心肝肾、右肺脾命门,综合反映脏腑气血阴阳状态。
人迎脉又不一样,他位于喉结旁开1.5寸约两横指处,是颈总动脉搏动点,属候阳气之脉,侧重于体表阳气盛衰。
不同于寸关尺的举按寻三候,人迎脉因位置浅表且靠近大血管,要采用轻举缓按。
指腹浮触皮肤表层,初判脉象是否浮数,稍加压至皮下,探测脉力强度。
“小方大夫,这怕是不好诊脉呀!”黄启明这时候突然幽幽的说道。
方言转过头看了他一眼,老头多少有点阴阳怪气了。
不过他笑了笑,说道:
“黄教授说的是,确实不太好诊脉,不过也不是没办法。”
“我刚好还会一招唐朝军队的诊脉法,专门针对手脚受伤不能诊脉的患者。”
“哦?”黄启明一怔,旋即露出个怀疑的目光来。
他看着患者身上都快烂完的情况,不知道方言想从什么地方诊脉。
结果这边方言也不搭理他,站起身来到患者身边,对着她说道:
“来,稍微把头抬起来一些,然后缓缓呼吸。”
患者也不知道方言打算干什么,只好照做。
方言这时候屏息凝神,指头避开患者颈侧细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