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未雨绸缪(三)
“明白了,再等等,就快好了。”
“等一下!”罗素兰突然又有了新主意,“稍微改动一下,国防中学计划不变,义务教育改为普及到初中也就是9年,时间延长为18年,另外还要以07年为基准,按每年10%的增幅增加对工业企业附属夜校和技校的补贴。”
“18年?”韩浪用目光征询了一下其他人的意见,大家的神情仿佛一致在说:“姑且照那个女魔头的话试一试吧。”
“按18年后人口增加到7亿计算,目标是小学生在校保有量达到1亿1千万,初中生在校保有量达到5000万。”罗素兰补充道。
韩浪苦笑着接下了任务。
于是这次的喝茶、闲聊时间延长到了五分钟,张志高夫妇还抽空上了个厕所。
“完成!”
众人期待的目光顿时向韩浪集火发shè,以七管加特林机关炮也无法比拟的高shè速,简直要将他打成空气……
尚处于实体化的财神爷摇起折扇,做怡然自得状。
“老韩,快说,到底多少?”王直着急道。
韩浪运动了一下他那细瘦的肩膀,又往嘴里塞了颗葡萄,这才煞有介事地宣布道:“18年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附加普及农科所,12年内完成国防中学计划,以及按每年10%增幅增加对工业企业附属夜校、技校的补贴,还有乡村政务改革的经费,各方面尽力压缩以后,最少最少,18年内平均每年还是要加拨四亿五千万元(约折合五千万英镑)。”
“看起来还是不少……”莫宁抱臂道。
“我的计划是,国债与正常收入转移相结合,各占计划支出的一半。按英镑算,第一年需要增拨2500万,以后逐年递进,平均每年在原基础上增加375万,到第十二年为7000万英镑。在第七年,教育国债的规模会达到一亿一千七百万英镑的最高点,不过第十年就会减回7000万,然后维持到第18年还清。12年总计划完成以后,第13、14、15这三年的增拨款都要维持在7000万英镑的高水平,第16、17、18年维持在5000万的水平,这样到第18年就可以偿清国债了,之后每年投入2400万到2800万的增拨款就足以维持成果了。相对财政比例而言,18年计划中,教育总支出应该只会占到全部总支出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只占百分之二十五?教育支出占到这么多,军费还怎么办?”刘百良不满道。
“没办法,只有寄希望于经济的成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嘛,这是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