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决断五月(四)
手打击,未来军事力量的扩展应以东亚联盟本土之充分防卫为目的。为此,未来10年内,应建设数量不超过120万的常备陆军(含禁卫军),保持数量分别不低于300万和600万的战斗预备员和补充预备员。海军则可在财政允许范围内以90万吨总吨位为目标展开全面建设;战后应尽快筹集资金开工建造以江闻涛十三号设计案为基础的新型主力战舰。
……
“第一条所说的领袖领导与全面协商体制相结合的体制应该如何解读?”刘云向文易提问道。
“你是集团总领袖,在战时或其他非常时期,由你来统合集团总体力量,平时则各安其职,定期或不定期举行集团内部的协商,以便统一步调,实现一定程度的政治效率,在协商中若遇到分歧无法解决的情况,则由你来做最终裁断。”
刘云点点头,手指又滑到第二条:“第二条的基本意思我已经清楚了,不过那个‘暂时’是什么意思?”
“我们其实是一个非正式的集团,今后的世界形势诡异多变,我们的后继者很可能会在许多问题上犯错误,尤其是当他们能联合起来控制全国政经军之命脉时,骄狂势必演变成任xing霸道……所以我们的集团绝不可以有能力把国家**于股掌之间,所谓控制最有力的政治经济资源也只能是在局部占有相对优势而已,而当整个体制稳定成熟之后,这样的寡头式集团势必要加以削弱和拆解……”
“明白了。下面几条我没想法,就照你们的意思去办好了,至于第七条,小杨,你来说说。”刘云向杨正金抬了抬下巴,文易稍显紧张起来。
杨正金随即向文易点头道:“这两天我照武威公的意思具体筹划了一下,计划在战后十年内建设如下规模的军队:
第一,常备陆军共30个整师,连同机关院校及其他duli部队合计125万人。常备禁卫军共5个整师,连同机关及其他duli部队合计22万人。常备海军陆战队共1个师另3个duli旅,连同机关及其他duli部队合计8万人。以上合计155万人。
第二,保持400万人的战斗预备队,其中200万人可在宣布总动员后一个月内完成充分动员。
第三,保持600万人的补充预备队。
第四,建设一支总吨位不小于120万吨的海军。”
“我们的分歧并不大,这一条以后再慢慢商量都可以,关键是要看财政是否能负荷如此庞大的扩军计划。”文易松了一口气。
刘云又略略扫了一眼张志高呈上的稿纸,随手递了回去:“既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