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皇帝和雅典
看过不少西洋的器械战舰,却未曾亲身体验西洋人文情景,与当代各国君主首相会晤,实感不足,今借奥运一事,镇拟出游泰西,卿意下如何?”
“这……皇上万金之躯,国之大体,不可轻动,外交之事,尽可由外交部去办……”
“俄国彼得大帝曾游历数国,下船厂学习造船之法,入作坊探明冶炼技艺,方开阔眼界,深明他人之长,力克本国之短,乃成欧洲一代名主。如今朕正yu大兴变法,富国强兵,又怎能拘泥古法,自作茧笼?”
文易看到皇帝态度坚决,也不好再正面阻拦,只得回禀道:“皇上英明,臣自当尽心筹划,只是时间紧凑,从běijing起驾到雅典,从海路走大约需要两月,一路风浪颠簸,恐怕有碍龙体。”
“朕多次检阅海军,早已习惯船上生活,卿急速去办,朕不在京城之时ri,全靠卿打理上下,不可懈怠政务。”
“臣遵旨。”
文易离开皇宫,立即赶往总参去找刘云――他仍然要在关键问题上与刘云达成尽可能的一致。
文易一进总参谋长办公室就对刘云喊道:“皇帝想去欧洲,奥委会邀请他去。”
刘云手一摆,示意他坐下:“那就让他去吧。”
“会扩大他的影响力。”
刘云微笑地摇摇头,把军官帽拍了拍:“只要军权在我们手中,就什么也不用担心。”
“可是,如果让他看到欧洲那些大陆君主们大权在握的状况,说不定会让皇帝对我们的制度产生不满。”
刘云向文易丢过一根纸烟:“你不是说过吗?如果他不甘心被束缚,就让他退出历史舞台。”
“最好是能维持现在的状况,至少十年以内不变,我们需要时间。”
“随他去吧,你不让他出去,他反倒会怀疑你,然后仇恨你,然后算计你,有一天会找人杀了你。”
“这么说,不用担心皇帝思想上的变化吗?”
刘云递过打火机:“他敢对我们挑战,就让他下台,换更听话的人来当皇帝,皇室的成员多了,随便抓个没能耐的来便是。”
文易点上烟,喷出一团模糊的云雾:“可是,就算让他去,也要找些合适的人陪着去吧。”
“外交部的大臣、次官是少不了的,禁卫军也要派些人去,可以在禁卫军的几个师长中挑一个,海军要派一支护卫编队,顺便练习远洋航行,可以从各舰队的司令中选一个,刘步蟾亲自去也没问题。另外,带上几个工商业的专家和代表,顺便与各国商谈一下贸易问题,派去几个技术方面的军官,验收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