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风林火山
介云部下谋害而死,就所知的事实来看,朱涛是在汽车中遭远距离枪击身亡,吴贝年死于办公室炸弹爆炸事件,就所作的猜测来看,最近的学术界大多认为两人很可能干系丁案,但至于涉入有多深,则无近一步的史料来证明……”
[注一]琅威理,1843年1月19ri生于英国,14岁进入英国皇家海军学校,16岁入海军实习,之后一直在英国海军服役。1863年随“李-阿舰队”首次来华,1877年又护送炮艇前往中国,1879年护送四“镇”抵天津,李鸿章由曾纪泽得知英使金登干推荐琅威理为海军顾问,随即延聘。1882年琅威理来中国任职,头衔是副提督衔北洋海军总查,负责北洋海军的组织、cāo演、教育和训练。琅威理治军严格,办事勤快,认真按照英国海军的条令训练,为海军官佐所敬惮。他还根据国际惯例,为舰队制定了中外海军交往的礼节,扩大了中国海军的影响。中法战争爆发后,琅威理因英国zhèngfu宣布局外中立而回避去职,请假回国。1886年1月应邀重返中国。1886年5月,醇亲王巡阅北洋,以琅威理训练有功,授予二等第三宝星并赏给提督衔。以后李鸿章在发给琅威理的文电中,常用“提督衔琅威理”或“丁琅两提督”的称呼。在北洋海军的正式公文中,他的头衔全称是“会统北洋水师提督衔二等第三宝星琅威理”。由于丁汝昌不熟悉海军事务,舰队训练任务由琅威理主持。在其第一任内,北洋海军的训练水平达到了基本的现代水平。1886年,琅威理重返北洋海军后,在第二次签定的服务合同中,中方不仅要求琅威理承诺在五年内将中国海军的训练提升到国际水准,并且必须应允在战时帮助中国作战,除非作战对象是英国。1890年2月,北洋舰队南下避冻。24ri,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致远”、“济远”、“经远”、“来远”四舰至南海一带cāo巡,预定3月10ri左右返回。琅威理、林泰曾、刘步蟾督带“定远”、“镇远”、“超勇”、“扬威”在香港维修。3月6ri,“定远”管带刘步蟾忽然降下提督旗换升总兵旗,表明自己是舰上的最高长官。北洋海军提督旗为黄灰黑蓝红五sè,角上饰以锚形,而总兵旗为黑、绿、红三sè。琅威理责问:“丁提督离职,有我副职在,为什么撤下提督旗?”刘步蟾答“按海军惯例应当如此。”琅威理立即致电李鸿章,对自己的地位提出质问,这就是著名的“撤旗事件”。真实的历史上,因为李鸿章偏袒刘步蟾,明确表明北洋海军只有一个提督,导致琅威理辞职。之后,英国拒绝了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