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血帝国

首页

同人:帝国早期医疗事业考

良的协助下,发现了磺胺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同年,在帝国工业化学研究所的帮助下,磺胺药物就在中华制药厂投入正式生产。由于此项贡献,黄宽和吕正良两人获三等玄武勋章,后黄宽又获得1901年首届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黄宽博士在晚年书信中回忆道:“当时,帝国科技次官马丰经常在他耳边嘀咕‘磺胺’、‘抗菌’等字句,追问之下,马丰又矢口否认。于是,吾便去帝国大学吕正良处询问磺胺究竟为何物……”

另注:黄宽博士在上任后,很快就在全国推行外科手术消毒法和麻醉手术,顿时使西医在国内的认同度大大上升。

光绪二十三年,帝国医疗卫生总局自南美引进金鸡纳树,引种于海南、云南及两广,获成功。四年后,中华制药厂开始从金鸡纳树皮中提炼奎宁。

光绪二十四年,在德国人拜尔发明阿司匹林工业化生产方法的同一年,中华制药厂就通过德国zhèngfu向拜尔买下了特许权,开始生产阿司匹林。

光绪二十五年,帝国实现了为所有人口接种牛痘的计划。是年,由于医药建设计划的大大超前(主要是因为抗菌药磺胺和抗疟疾中药青蒿冲剂

为代表的新特效药的大量出口,换回了大笔的经费,使帝国医疗卫生总局有了足够的资金实行药品补贴计划),原定于光绪三十五年实现的使

90%的城市人口和50%的农村人口可以享受到五百一十种“钦定生活必需药品”的补贴供应的目标,竟然提前十年完成,当然这也和目录中西药比例大大缩水有关。

光绪二十七年,在奥地利兰德斯泰纳发现了abo血型系统后,帝**方首先介入研究,其研究成果转为军民两用。很快,输血术就在外科手术和伤员救治上得到广泛应用。

有了磺胺药和输血术两**宝,在其后的中俄战争中,中方的伤员死亡率大大下降,上万伤兵的生命得以挽救。

……

马丰卸任后,其留下的《帝国医疗卫生事业展望(草稿)》还指导了结核病疫苗、维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等一大批新药的开发。

*五百一十种“钦定生活必需药品”

《帝国药品补贴方案(草案)》规定,这些“钦定生活必需药品”由国家统一管理和收购,交由中华医药联合商店或指定特许商店销售。在生产上,由国家财政实行补贴,出厂价格做到无利润或小幅度亏损,中华医药联合商店销售的此类商品,也仅加上必要的运输和贮存成本,如由特许商店销售,也仅允许赚取5%以下的利润。其他商店,不得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