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战列舰——中华帝国北岳级
是不同的主炮使用了不同的火力控制系统,在主炮齐shè时无论是弹着点的判定还是shè击诸元的解算上都不能统一,使shè速和jing度都受到影响,这在对马海战中表现的很突出,尤其是俄国战列舰编队上,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对马海战的结果深刻影响了各国海军界,在此之前各海军强国在发展方向上还是有所分歧的,经过这一战役变的统一起来。作为炮术专家的费舍尔爵士当然不会忽视这种影响,在1903年简氏战舰研究刊物上意大利海军的首席舰船设计师vittoriocuniberti提出了使用统一口径主炮的战列舰构想,费舍尔使其大型化和实用化――在常规的线形战列对战中拥有8:4超过对手一倍的主炮火力,即使对手处于撤退状态,也能以6:2超过对手2倍的火力持续轰击,尤其是“无畏”拥有当时对手无以匹敌的21节持续航行能力,选择舷侧主炮8门是经过计算的,被认为可以完成一次对目标的火力覆盖。同时在追击战中为了是前主炮能有效shè击,舰体的干舷很高,使其躲开舰首飞溅的水花。主炮采用双联10门305mm45倍口径markx型舰炮,舰首尾各布置一座,舰体中部靠后一座,两舷各一座对称布置(各拥有180度理论shè界,所以侧shè最大火力是8门),位置在2个锅炉舱之间,明显靠前。
“无畏”级相比前期的战列舰的确是一个概念上的飞跃,但是即便如此仍然能够看到无畏舰之前的影子,最明显的莫过于主炮的布置方式上,不能同时发挥全部火炮的火力,同时舰体短肥,不利于航速的提高,这也是受舰体设计的影响,武器的发展都有其继承xing。这样的布置方式还是造成了一些缺憾,主炮布置与舰体两侧,除了以上提到的外对炮塔本身的防护也不利,至少是结构上的;炮塔置于舰体中部对舰体中部的结构防护有不利影响;“无畏”的第一烟囱在主桅前紧靠舰桥,高速行驶时产生的浓烟影响了望观测的效果,舰首的干舷虽然很高,两舷的炮塔位置相对较底,shè击仍然受到高速行驶飞溅的浪花影响;还有要说的是ri的兰之前的英国主力战舰包括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的主炮火力控制系统是duli的,各主炮共享目标的观测数据而duli解算诸元然后统一齐shè,这比德国主力舰上的全舰统一方位shè击指挥系统生存力强一些但效果不如后者,而且英舰上配备的光学测距设备不如德国的先进,所以在以后的实战当中在准确度特别是远距离上不如后者(还有弹药的原因,这里就不提了),这以超过了火炮的布置方式的范畴,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