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血帝国

首页

划时代的战列舰——中华帝国北岳级

的全面飞跃。而在15000吨级以上的战列舰上采用新式蒸汽轮机,在当时的英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还是首次,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设计思想的跳跃。“无畏”级的动力部分安装了18台三涨式蒸汽锅炉,4台帕森斯蒸汽轮机组22500马力(海试时达到24700马力),最高航速21节(海试时达到节),相比较“纳尔逊爵士”级的往复式蒸汽动力机组功率只有16750马力(15台锅炉),最高航速只有18节,尤其是在高速续航力上,蒸汽轮机可以保证“无畏”级以20节以上航速持续行驶13个小时而保持良好的可靠xing,这在战斗状态尤其重要。

“无畏”级战列舰上区别于以往战列舰的最显著特点,就是采用统一口径的10门305毫米主炮了。在“无畏”级建造服役之前,流行的主炮布置方式是在舰体首尾各布置一座双联280毫米或305毫米主炮;在“无畏”级处于设计阶段的前后数年间,各国新建的战列舰火炮布置方式上流行混装两种口径主炮或两种同口径而不同身管的主炮,例如英国的“纳尔逊爵士”级,4门305毫米45倍口径主炮+10门234毫米50倍口径第2主炮(建造初期曾计划混装2种不同口径的12门305毫米主炮,因ri俄战争的爆发及教训和后来“无畏”号的建造优先而折中布置),美国战列舰上通常4门305毫米主炮+8门203毫米第2主炮,ri本由英国设计建造的混装不同身管的305毫米主炮和305毫米+254毫米混装方案,以及法国、意大利、俄国等海军强国的战列舰上诸多不同口径第1第2主炮混装的布置方式,这种布置方式的具体做法是将第1主炮炮塔各布置在舰体首尾,而将其余的第2主炮炮塔(或炮组,有些采用无炮塔的炮廓形式)布置在舰体两舷(美国战列舰一度在首尾主炮塔之上布置第2主炮塔,结果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很不成功,后期也采用两舷布置模式),这些战列舰的设计工作是在ri俄战争爆发前或战争中完成方案定型的,在此之前没有经过战争的检验。

造成这种布置方式的直接原因来自舰载火炮的技术进步,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里是舰载火炮进步的最显著的时期,尤其是在大口径的舰载主炮上,从弹药到发shè器具都与以往的火炮有很大的区别。就大口径主炮简单来说,冶金工业的进步使得火炮的药室能够承受更多发shè药爆炸的冲击,身管的工艺提高和加长使炮弹的shè距和jing度都成倍的提高,反映在实战当中就是有效交战距离的显著增长上。这里着重讨论火炮方面的进步,189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